我推荐《天安门对峙》
王军涛
我不喜欢叙事和回忆,而喜欢创造。但是,这个世界多数人是通过叙事来了解发生的事件,积累自己的知识;并且通过这些故事和知识,找寻一些关于自己行动的指导原则。我洞若观火:这种基于事实的知识和原则其实自己的主观选择;因为事实和知识有多种并且足够支持任何的原则,聚焦某些知识和事实而忽略另一些,就是选择。不过,多数人还是相信客观。如果采纳科学关于客观的定义“客观就是当观察者置换后仍然观测结果不变或者是可重复观测的现象就是事实”,那么Eddie的书,就是最客观的。
本来,当事人不仅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动力发展机制中的重大事件,而且知道关键事件的细节,应该最适合提供客观事实构成的叙事。但当事人都是创造历史的,因而都是对历史的发展方向和个人有期待的,这些期待在创造历史时与其他期待相冲突而竞争影响历史的方向。因此,这些当事人都是把叙事服务于创造历史及传播自己的期待的有效方式,很难是客观的。例如,在对21年前的那场运动的许多叙事中,有当事人为了证实自己的期待竞然象酷吏一样“拷打”现实,象迫害政敌一样敌视“反证”,以至于叙事意竟然成为被拷问的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些当事人尽量叙事一个一致的历史过程,说明自己的地位和素质,体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信念和美感。这些当事人的叙事当然也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因为历史是主观创造过程,这些创造者的理解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拷问现实和敌视不诚实的当事人叙事确实是揭示某些被蓄意掩盖的真相的适宜心。但是,这些主观叙事相互排斥,损害所谓的“客观性”原则;如果读者出于懒惰、缺乏背景知识和冷漠不能参照其他当事人的叙事,如果那些被拷问的事实并不是掩盖真相的假象或真相没有被拷问出来,那么这些过度主观的叙事妨碍人们理解历史。
《天安门对峙》具有当事人叙事的优点:作者清楚地勾勒出事态发展中重大的事件和参与者的主观视野及行动思考,而且在叙事中准确地呈现其中因果关系。正如作者在所说,这是他因为得天独厚的经历恰好与当事人很熟悉并且作为参与者对主观视野及思维和客观事件进程都知情。同时,他在事态中又是充满同情的旁观者。
举个例子,或许可以说明这种熟悉局内实情的局外人对叙事的恰当多么重要。在1989年的震撼中,最具典型的镜头是“王维林”挡坦克。但是,那场运动的当事人都知道,就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动机机制和动态过程而言,这个事实是个孤立的象征,不能帮助我们理解这场运动的来龙去脉。去年,当被坦克碾断双腿的方政来到美国,他告诉我,这个镜头曲解了天安门广场坦克与人的真实关系。由于那个镜头,许多中外友人都问他,他的腿是怎样被压断的?让他叙述自己被没有理由地碾断双腿残暴过程后,不少人还是心存疑虑:他是不是招惹了坦克?
其实,西方媒体中呈现的1989年的事件是真实的事实,但这些事实是一些既懂西方人心的表面现象。后来西方的研究大都是解读这些表面现象。这就使得1989年的事件变成与当事人体会和感受很不一致的故事。这类故事的后果仅从一个趋势可以看出,当这些当事人也被这些故事所诱惑或迷惑而吃力按照这些叙事不真实地生活和继续努力时,他们都付出沉重的形象和心理代价,最终远离现实政治。而那些制造故事的人也带着失望和沮丧相信截然相反的流言和蓄意制造的谎言。其实,这些破灭的希望本来就不是事实而是他们自己的误解。
《天安门对峙》呈现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视野。如果你想了解1989年民主运动的来龙去脉,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
当然,对此书我也有些保留。
首先,我觉得,作者还是过于冷静。我知道,冷静客观是第三者叙事的基本要求。但叙述1989年那样的壮举,如果缺乏某种激情,就难以真切地把握当时激越的人心颤抖。
其次,在作者经历之外的一些事件,叙述还不够准确。例如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那些事件。不过这些事件不影响1989年故事的真实性。诚如作者所说,这些事件并不被1989年创造历史的学生所知道。
在讨论这个瑕疵时,我应该向作者郑重致歉。因为作者曾经把草稿送给我征求意见。如果我当时读了这些叙事,本可以向作者提出一些建议。我该对这些瑕疵负有一些责任。
再次,这本书在叙述学生运动方面是最精彩的。毫无疑问,1989年民主运动主要是学生运动发动和引领的;学生当之无愧地成为舆论关注中心。但是,从其他历史或叙事标准看,这场运动的其他成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就造成运动的结局、中国政治博弈的复杂性、运动后果的惨烈等视角看,学生都不是最体现这些标准的。这不是这本书的目标,作者当然不必对此承担责任。今后应该有这些视角的书出来。希望了解历史的读者应该同时参照这些视角的叙事来补充这本书。
最后,我向作者表示敬意。他是一个有品位地思考和生活的人!
读者感兴趣,可以在亚马逊公司的网站上订购此书,链接是http://www.amazon.com/dp/09823203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